最近大家都被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刷屏了吧,随着节目大火,这个综艺的一些平面设计也被很多人开始借鉴学习。
今天就借这个热点,聊聊这张人物海报背后的设计原理。
其实,这里用到的技巧很简单,就是穿插设计。在很多的PPT设计中,都会有这个技巧的影子。
其实,PPT设计中的穿插设计可以分为3种类型。
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使用场景,接下来分享下这3种穿插设计的方法。
第1种 叠式穿插
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穿插设计,所谓叠式穿插,就是一个元素叠在了另一个元素上。比如这个案例,火锅叠在色块上。
而如果使用这个方法,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就是png的图片素材。
那怎么才能获取到这种素材的?两个方法。
如果想直接下载png素材,推荐两个图库网站。
当然,还可以利用抠图工具实现一键抠图,这里推荐稿定抠图。
好了,当我们拿到了png素材后,通过两个实际案例来练习一下。
首先是第一个页面
内容很简单,就是将云产业的变革,可以围绕着这些关键词来寻找对应的配图素材。比如用宇宙体现未来,用宇航员体现探索。
然后,把两个元素拼组在同一个页面上。
接下来,把内容放在对应的区域,不过页面看起来有些杂乱。
可以在宇航员素材的底部,叠加一层科技感渐变色块。
最后,把内容放在色块上即可。
这就是最简单的穿插设计,直接把素材贴在色块上。
再来看第二个案例,这个页面主要讲的是图书馆的发展历程。
既然内容讲的是嘉定图书馆,我们可以找一张对应的素材。
接下来,为了营造出穿插的视觉效果,可以把底部的建筑素材抠出来。
过程就不演示了,都是用前面的工具一键抠图。
接下来,把内容放在建筑素材的底部,这时已经有穿插的效果了。
不过黑色背景明显不适合这页PPT,可以把原素材中的天空放在这里做背景即可。
第2种 笔画穿插
顾名思义,就是将图片和文字的笔画进行穿插。
一般而言,如果PPT上需要牵扯到名词的解释,使用这个方法最为合适。老规矩,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来理解一下。
比如这页PPT,就是典型的解释模型概念的PPT。
我们可以把首字母放大,做一个简单的排版。
从内容分析可以看到,这里讲的是对某品牌年轻化的分析,所以,可以找到一些年轻人的素材,并把素材与字母结合在一起。
那该怎么进行穿插设计呢?
首先,把人物素材进行抠图处理,并把去背后的素材与原图叠在一起。
接下来,先暂时隐藏上方去背景后的图层,并把字母放在底部图片上。
利用PPT中的形状相交功能,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图形。
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。
然后把去背景后的图片放置在相交后的图片上,但要注意,这里人物与字母底部的边缘是不吻合的。
可以通过裁剪,把人物素材底部区域裁掉即可。
同理,把其它的几个字母也按照类似的方法进行处理。
最后,可以对素材简单地进行处理,添加阴影和映像效果,使其更有立体感。
第3种 半边穿插
这里用到的方法跟上个方法类似,只是在呈现上会有区别。
呈现的效果大概是这样的,将图片中的一部分元素,露出在画面之外。
好了,那这个方法是怎么用的呢?同样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来理解一下。
比如这一张关于直播带货的页面。
既然是直播,肯定需要找一张直播的素材。
这里的两张素材,一张是头顶被裁掉的,另一张是没有被裁切的,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露出的效果。
接下来,把素材裁剪为圆形,便于后面内容的排版。
把文字内容放在页面上,并在图片周围添加一些圆形线条进行修饰。
最后,添加一张背景图片即可。
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3种穿插设计的手法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